回顾:
经济还是生态 — 中国会未富先病吗? ——记2014年8月18日在北京的讨论活动

12.09.2014



嘉宾:

大熊雄一郎: 1981 年出生,2009 年进入日本最大的通讯 社共同社任环境记者,2011 年开始在北京工作。

汪永晨: 1954 年出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1996 年 创建民间环保组织“绿家园志愿者”

斯特凡·舒恩尔: 2013 年开始任德新社驻北京记者。 之前他曾经在德新社的柏林和法兰克福分社工作过。

本次讨论会的主持人为段聪聪。她在汉堡经济政治学院攻读欧洲研究。2005年到2014年起在北京的中文日报《环球时报》任记者。


8月18日晚,包括嘉宾共有22位中德媒体记者们参与了“经济还是生态 — 中国会未富先病吗?”,“谈同论异——中德新闻论坛系列演讲和讨论”的活动。

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汪永晨首先用图片向大家展示了中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情况,介绍了中国西南地区水电站密集分布,以及一些水电站的建设严重影响了当地原始生态环境。据她透露,有部分专家质疑中国西南地区频繁发生地震可能和修建过多水电站有关。她还是黄河源头流域环境调查行动的发起人,她的团队每年都要从黄河的源头出发,沿着黄河走到入海口,观察黄河沿岸生态环境的变化。

她认为,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达到最高的拐点,今后可能还会不断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的记者应该更多地提前对环境污染问题做出警示,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应时下什么问题最热门就报道什么,同时也不追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她认为,在中国做环境记者要学会打擦边球。有时候说得太轻,老百姓不满意,说得太重,政府又不让报道。中国记者要学会巧妙地把最符合公众利益的信息传达出去。

日本记者大熊雄一郎介绍了自己从事的环境报道的经历。,他说,同时表示虽然中国环境污染很严重,但在日本在战败后也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如早期出现经历过的“四大公害病”。“四大公害病”是指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因为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发生严重的疾病灾害。同时,他在报道中国的环境问题时还会特别注意介绍日本也曾经发生过的类似情况。他也解释说,由于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居,日本很多生活用品和食品都从中国进口,日本居民之所以如此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有可能是担心中国环境恶化会直接殃及日本。大熊认为,日本媒体很关注在中国发生的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在报道这类事件时,日本媒体首先关注中国老百姓的诉求,然后会进一步探究政府政策和企业行为是否存在问题。作为外国记者,他认为自己在中国采访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

德国记者薛士帆介绍,德国在60年代也曾经遭遇过同中国相似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等等。在他看来,中国的环境恶化并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原因,很多时候其他国家也要为中国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毕竟,其他国家享受到了中国出口的廉价商品,不管是衣服还是鞋子什么的,这些都是中国以环境为代价生产出来的,因此不能过多地指责中国。另外,作为德国最大的新闻社,德新社在中国只有两名记者,他们每天需要关注的中国新闻太多,环境仅仅是一个方面。很多时候他们必须决定报道内容的先后次序,而且他们在报道中国环境问题时,参考了中国国内媒体的报道。此外,他对中国的土壤污染深感担忧,觉得这是中国环境问题最严重的隐患。他认为中国记者在做报道时不应该受到自己脑袋里的条条框框的限制。

在观众提问环节,有些观众对德国放弃核电,开始发展煤炭能源提出了疑问。日本尽管没有放弃核电,但也对煤炭开始重视起来。也有人对汪永晨提出的水电站和地震的关系产生了兴趣。还有人还关注外国记者在采访环境问题时是否会遇到一些困难。讨论气氛十分浓厚。

 

曾文卉

摄影: © 曾文卉

回顾